振振有词
成语拼音:
zh&èn zh&èn yǒu c&í
是否常用:
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
中性成语
结构类型:
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
近代成语
繁体字形:
振振有詞
英文翻译:
what one says is plausible
振振有词成语造句
1、如何更有创意地办好婚庆,大军振振有词地跟大家说:“咱不用花娇抬,也不用小汽车接新娘,咱就牛一回,就请快递公司把新娘给快递过来吧!”。
2、他不仅不觉得难为情,居然还振振有词。
3、我常常问他,你挣得钱都是去了哪里,谁知这家伙振振有词,说道:大‘橙’子。
4、哪怕外面寒风刮起,里面学子,依旧手捧书籍,端坐席子之上,嘴里振振有词。
5、接下来刘惠存说什么也不坐我的上面,他振振有词的说:“一科是正房,我们三科是偏房,虽然你我都是科长,可我这个科长怎么能和你这个科长比呢。
成语振振有词单字解释
振读音:zh&èn
振zh&èn
1.摇动;挥动:~翅。~笔疾书。
2.振动:共~。谐~。~幅。
3.奋起;振作:~奋。~起精神来。听说比赛开始,观众精神一~。
4.姓。
龙威虎振
摇山振岳
振兴中华
螽斯振羽
振读音:zh&èn
振zh&èn
1.摇动;挥动:~翅。~笔疾书。
2.振动:共~。谐~。~幅。
3.奋起;振作:~奋。~起精神来。听说比赛开始,观众精神一~。
4.姓。
龙威虎振
摇山振岳
振兴中华
螽斯振羽
有读音:yǒuy&òu
有yǒuy&òu
[yǒu]
1.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
2.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
3.表示发生、出现:~病。情况~变化。
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~一丈多深。
5.表示大、多:~学问。
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~劳。~请。
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~一天。
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~夏。~宋一代。
[yòu]
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容或有之
时有终始
有所为而为
有影无形
词读音:c&í
词c&í
1.(~儿)说话或诗歌、文章、戏剧中的语句:戏~。义正~严。~不达意。他问得我没~儿回答。
2.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做长短句。有小令和慢词两种,一般分上下两阕。
3.语言里最小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。
析辨诡词
词不逮理
情词悱恻
常州词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