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名称】文治武功
【成语读音】Wén zhì wǔ gōng
【成语解释】比喻政治与军事。
【成语出处】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治,去民之灾,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
【成语造句】唐太宗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。
【近 义 词】太平盛世
【反 义 词】文恬武嬉、兵荒马乱
【成语用法】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用兵打仗
【常用程度】常用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联合式成语
【成语形式】ABCD式的成语
【相关查询】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功字的成语、带文字的成语、带武字的成语、带治字的成语
【成语接龙】、功开头的成语、功结尾的成语、文开头的成语、文结尾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武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治的成语
文治武功成语接龙:
功败垂成 垂:接近,快要。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。
功标青史 标:写明;青史:古代在竹简上记事,因称史书为青史。功劳记在史书上。指建立了巨大功绩。
功薄蝉翼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。形容功劳很小。常用作谦词。
功成不居 居:承当,占有。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,不去占为己有。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
功成名就 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
功成名遂 遂:成就。功绩建立了,名声也有了。
文治武功的意思是比喻政治与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