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名称】出处进退
【成语读音】chū chǔ jìn tuì
【成语解释】指出仕或隐退。
【成语出处】宋·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功名成就,不居而去,其出处进退,又庶乎英魄灵气,不随异物腐散,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。”
【成语造句】惟一钱莫名,无所运动,出处进退,颇令此心难决耳!★清黄辅辰《戴经堂日钞》
【成语用法】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处境等
【成语繁体】出處進退
【常用程度】一般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联合式成语
【成语形式】ABCD式的成语
【相关查询】ABCD式的成语、并列式成语、带出字的成语、带处字的成语、带进字的成语、带退字的成语
【成语接龙】、出开头的成语、出结尾的成语、第二个字是处的成语、第三个字是进的成语、退开头的成语、退结尾的成语
出处进退成语接龙:
退避三舍 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退让贤路 退让:辞职的谦词;贤路:贤才仕进路。辞官退隐,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。
退思补过 退思: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;过:过失,错误。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,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。
退有后言 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
退步抽身 指辞去官职,退居家中。
退藏于密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,不露行迹。谓哲理精微深邃,包容万物。
出处进退的意思是指出仕或隐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