振聋发聩
成语拼音:
zhèn lóng fā kuì
是否常用:
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
褒义成语
结构类型:
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
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聩,不能读作“ɡuì”。
繁体字形:
振聾發聵
英文翻译:
said of a great teacher
振聋发聩成语造句
1、很多道理,越是亲近的人苦口婆心,效果不大,反而是敌人和不相干的人,偶尔发语,才出奇的振聋发聩!
2、我曾经在云南的一次会上讲,新闻记者的作用,第一是振聋发聩,第二是弃旧投新,第三是抑恶扬善,第四是务实求真。
3、这本书的发行,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70多年前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,通过一个个方块字,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响。
4、基础教育的精神转向无疑切中痼疾,振聋发聩,但是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不自觉地移植了西方人文主义或人学思想,忽略素质教育改革的文化合理性。
5、正当伊林为如何走出这片林子发愁之时,一声响彻云霄,振聋发聩的声音从远处传来。
成语振聋发聩单字解释
振读音:zhèn
振zhèn
1.摇动;挥动:~翅。~笔疾书。
2.振动:共~。谐~。~幅。
3.奋起;振作:~奋。~起精神来。听说比赛开始,观众精神一~。
4.姓。
龙威虎振
摇山振岳
振兴中华
螽斯振羽
聋读音:lóng
聋lóng
耳朵听不见声音,通常把听觉迟钝也叫聋:~哑。耳~眼花。
三日耳聋
借听于聋
发瞽披聋
震聋发聩
发读音:fāfà
发fāfà
[fā]
1.送出;交付:~货。分~。印~。~了一封信。
2.发射:~炮。百~百中。
3.产生;发生:~芽。~电。~水。~病。
4.表达:~表。~布。~誓。~言。~议论。
5.扩大;开展:~展。~扬。~育。
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~家。暴~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~了。
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~了。~海参。
8.放散;散开:~散。挥~。蒸~。
9.揭露;打开:~现。揭~。~掘。
10.姓。
[fà]
头发:毛~。须~。白~。假~。理~。
削发明志
命如丝发
散发披襟
发植穿冠
聩读音:kuì
聩kuì
耳聋:振聋发~。
昏聩胡涂
震聋发聩
醒聩震聋
磨昏抉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