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俊不禁
成语拼音:
rěn jùn bù jīn
是否常用:
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
中性成语
结构类型:
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
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禁,不能读作“jìn”。
繁体字形:
忍儁不禁
英文翻译:
simmer with laughter
忍俊不禁成语造句
1、看着面红耳赤、顿口拙腮的陈凡,叶灵倩终于是忍俊不禁,笑了出来。
2、李虎嗓门大,这一番话,倒是引起了诸人地哄笑,即使断风寒也是忍俊不禁,笑了起来,倒是李鹰黑着脸对其诃斥道:“兄长莫要胡言!”。
3、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,报告的内容虽然变了,没想到老干部们的情绪也跟着变了,从开始时的忍俊不禁,变成痛心疾首、如丧考妣。
4、看着他那滑稽的模样,大家都忍俊不禁。
5、听到这个消息,他表情不一,忍俊不禁,似乎欲哭无泪。
成语忍俊不禁单字解释
忍读音:rěn
忍rěn
1.忍耐;忍受:~痛。
2.狠心;硬着心肠:~心。残~。
忍耻苟活
安忍残贼
安忍阻兵
不忍释手
俊读音:jùn
俊jùn
1.相貌清秀好看:~秀。~俏。这个孩子长得好~呀!
2.才智出众的:~杰。英~。~士。
3.姓。“隽”
丰神俊朗
英俊豪杰
英俊潇洒
登崇俊良
不读音:bùfǒu
不bùfǒu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
相当于“否”
一丁不识
万变不离其宗
悔不当初
一不作,二不休
禁读音:jīnjìn
禁jīnjìn
[jìn]
1.明令取消;制止:严~走私。
2.拘押:监~。
3.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:犯~。违~物品。
4.皇帝的住处:宫~。紫~城。
[jīn]
1.受得住;耐(用):~得起考验。这件衣服~穿。
2.忍住:不~大笑。
纵逸不禁
入境问禁
禁中颇牧
忌讳之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