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口铄金
成语拼音:
zhòng kǒu shuò jīn
是否常用:
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
中性成语
结构类型:
主谓式成语
形成年代:
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铄,不能读作“lè”;也不能读作“yuè
繁体字形:
衆口鑠金
英文翻译:
pubpc clamor can melt metals
众口铄金成语造句
1、人言终究是可畏的,所谓众口铄金、积毁销骨。
2、法国学者诺埃乐·卡普费雷说谣言是“世界最古老的传媒”,中国自古也有“三人成虎,狐鸣鱼书;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”之说。
3、在这个看似繁杂的世界上,众口铄金,只有真理能够一路坚守,在人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,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。
4、面对困境和挑战,我们必须拥有众口铄金的智慧,以共同的声音和力量,战胜一切困难,迎接更美好的未来。
5、人生的道路上,众口铄金的声音时常出现,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,坚守自己的信念,并以真理的力量真正改变自己和世界。
成语众口铄金单字解释
众读音:zhòng
众zhòng
1.许多(跟“寡”相对):~多。~人。寡不敌~。~志成城。
2.许多人:听~。观~。群~。~所周知。
3.姓。
一傅众咻
一不扭众
人民羣众
众人役役
口读音:kǒu
口kǒu
1.嘴。
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~。海~。
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~。出~转内销。~外。古北~。
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~支援。文教~。专业不对~。
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~儿。瓶子~儿。
6.指人口:户~。拖家带~。
7.指口味:~重。
8.破裂的地方:裂~。疮~。
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~了。
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~。
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~人。一~猪。两~缸。
七口八嘴
是非只为多开口
在人口耳
説不出口
铄读音:shuò
铄shuò
1.熔化(金属):~金。~石流金(比喻炎热)。
2.销毁。
3.同“烁”。
精神矍铄
衆口铄金
羣口铄金
铄景泣金
金读音:jīn
金jīn
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
2.金属:五~。
3.钱:现~。助学~。
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~收兵。~鼓齐鸣。
5.比喻尊贵、珍贵:~口玉言。
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~发(fà)。~灿灿。
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三足金鸡
佩金带紫
千金用兵,百金求间
沉默是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