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意思】:薪:柴草。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;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;反而使灾害扩大。也作“负(背)薪救火”。
【用法分析】:抱薪救火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没能阻止反而加速灾祸。
【成语来源】: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三》:“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而救火也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:连动式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常用成语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成语拼音】:bào xīn jiù huǒ
【英语翻译】:adopt a wrong method to save a situation and end up by making it worse
【成语声母】:BXJH
【抱薪救火的近义词】:火上浇油、饮鸩止渴
【抱薪救火的反义词】:雪中送炭、根除祸患、釜底抽薪
【成语故事】:战国末期,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,魏国无力抵抗,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。到公元前273年,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,势头空前猛烈。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,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。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,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,谁也不敢谈“抵抗”二字。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,多数大臣都劝魏王,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,向秦王求和。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,很不以为然,忙上前对魏王说:“大王,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,才让您去卖国求和,根本不为国家着想。您想,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,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,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,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。” 说到这里,苏代讲了一个故事:从前有一个人,他的房子起火了,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,但他不听,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,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。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,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?”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,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。到公元225年,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,包围了国都大梁,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,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。
【近似成语】:
火中取栗: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。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;自己上了当;却一无所得。
火树银花: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
火烧眉毛:火烧到眉毛了。比喻情势非常紧迫。也作“火烧眉睫”。
火上添油:见“火上浇油”。
火耕水种:耨:除草。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。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走阴不过口,术有贫孤夭;易言真术无生骨,养鬼抱薪救火劳;问米不问无名客;娼坟难逃磔狱刀。
2、他们斗得这么激烈,是因为你那次调解不当,有如抱薪救火。
3、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,终于死灰复燃,也让如坐针毯的我们中饱私囊。
4、像这样用黄金去喂饱那些贪婪的饿狼和毒蛇,无异于抱薪救火——薪不尽,火不灭。
5、对于对方的无理要求,我们不能太软弱,否则无异抱薪救火,只有招来更多的麻烦。
6、哎!你这样对我,犹如抱薪救火,薪不尽而火不灭。
7、惟郁结伤脾,气血枯槁者,误投则有抱薪救火之危。
8、将鱼MM托付给李白照顾,只怕是抱薪救火。
9、他一生谨慎,说话不能说是字字珠玑,但也都是字斟句酌;为人处事从不刚愎自用,更不会做抱薪救火的蠢事。
10、当今社会,抱薪救火的例子举不胜举,这是造成社会腐败的根源之一。
【成语接龙】:
抱薪救火 → 火上浇油 → 油盐酱醋 → 醋海翻波 → 波光鳞鳞 → 鳞次相比 → 比肩而事
事与心违 → 违天悖理 → 理所当然 → 然荻读书 → 书香世家 → 家破人离 → 离合悲欢
欢声雷动 → 动静有常 → 常来常往 → 往返徒劳 → 劳燕分飞 → 飞鸟依人 → 人满为患
患难夫妻 → 妻儿老少 → 少年老诚 → 诚心正意 → 意气用事 → 事不关己 → 己溺己饥
饥飡渴饮 → 饮血茹毛 → 毛举细故 → 故家乔木 → 木讷寡言 → 言来语去 → 去危就安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抱”字的成语 | 带“薪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救”字的成语 | 带“火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