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意思】: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《宣和书谱·行书二·虞世南》:“[虞世南]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
【用法分析】:智均力敌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【成语来源】: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:“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,搏战旷日,智均力敌,兵不速决,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,然后宜选持重之将,承寇贼之要,相时而后动,择地而后行,一举更无余事。”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:联合式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成语拼音】:zhì jūn lì dí
【成语声母】:ZJLD
【近似成语】:
敌众我寡:敌方人数多;我方人数少。多形容双方对峙;众寡悬殊。
敌王所忾: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。
敌忾同仇: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敌国外患: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。
敌国通舟: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。比喻众叛亲离。
【成语接龙】:
智均力敌 → 敌不可纵 → 纵横捭阖 → 阖门百口 → 口口声声 → 声气相投 → 投闲置散
散阵投巢 → 巢焚原燎 → 燎发摧枯 → 枯脑焦心 → 心花怒发 → 发棠之请 → 请由此亡
亡不旋跬 → 跬步千里 → 里应外合 → 合两为一 → 一点一滴 → 滴水穿石 → 石火光阴
阴差阳错 → 错节盘根 → 根株结盘 → 盘水加剑 → 剑胆琴心 → 心开目明 → 明法审令
令人起敬 → 敬贤爱士 → 士死知己 → 己溺己饥 → 饥渴交攻 → 攻城略地 → 地主之仪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智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均”字的成语 | 带“力”字的成语 | 带“敌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