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让您方便快捷的查找到四字成语,成语接龙,四字成语大全,成语接龙,成语故事,成语词典,春的成语,龙的成语,花的成语,成语故事大全,成语谜语,八字成语。

党同伐异

【成语意思】:党:原同“傥”;指偏袒;现在也指结伙;伐: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;排斥、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。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。

【用法分析】:党同伐异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

【成语来源】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,守文之徒,盛于时矣。”

【褒贬解析】:贬义成语

【成语结构】:联合式成语

【使用程度】:常用成语
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
【成语拼音】:dǎng tóng fá yì

【英语翻译】:side with copartners against those who disagree

【成语声母】:DTFY

【党同伐异的近义词】:结私营党、诛除异己、朋比为奸

【党同伐异的反义词】:无偏无坦、公正无私、不偏不倚

【成语故事】:公元前141年,刘彻即位,史称汉武帝。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,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、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。诏书下达后不久,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。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,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,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,问了他不少话。董仲舒回话后,又呈上两篇文章,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。  董仲舒的三篇文章,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,所以合称为《天人三策》,又称《举贤良对策》。其中宣扬的理论,叫做“天人感应”。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:谁反对皇帝,谁就是反对“天”,就是大逆不道。  为了贯彻这套理论,董仲舒在《天人三策》中提出了三项建议: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,予以禁上,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,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,达到政治上的统一。这就是所谓“罢黜百家;独尊儒术”。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。三是网罗天下人才,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。  董仲舒“罢黜百家;独尊儒术”主张,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。他亲政后,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,向五十名弟子讲述《诗》《书》《易》《春秋》等五部儒家经典。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,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,成绩好的可当大官。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,最多时达三千人。  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,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,儒家学说更是盛行,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。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,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。  公元前51年,由萧望之主持,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,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。在讨论过程中,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,互相纠合起来;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,则进行攻击。为此,《后汉书》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,把它称为“党同伐异”,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。

【近似成语】:

异想天开:异:奇异、奇特;天开:比喻凭空的;根本没有的事情。形容想法非常离奇、荒唐。或指解…

异香扑鼻:不同寻常的香味扑鼻而来。

异曲同工:异:不同的;曲:曲调;工:工巧;精致。不同的曲调;却同样的美妙。比喻事物的内容或…

异口同音: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
异口同声:异:不同。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。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。也作“异口同音”。

【成语造句】:

1、正人君子应该讲求公理正义,不可党同伐异。

2、如果想要干一番大事业,就不应该党同伐异,而要多方兼容并蓄。

3、异族入侵、农民起义、醉生梦死、党同伐异,炎黄子孙何去何从,待山人慢慢道来。

4、明朝末年天启帝醉心木工,东林阉党党同伐异,地方天灾人祸流民将起,边关后金蒙古虎视眈眈,大明江山岌岌可危。

5、从导致巴基斯坦党同伐异和暴力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中,至少可以找出四个主要原因。

6、不可想象,一个任人惟亲、党同伐异的领导人,会制定充满人情味、人文关怀和开放性的政策来。

7、谁都知道,当年的妖书案、挺击案本来不算什么大事,却被有心人利用,党同伐异,最后搞的连浙党党魁首辅沈一贯都被迫下台。

8、明朝士人党同伐异,互相斗争,无心国计民生,终于导致国家走上衰亡之途。

9、时突厥屡犯中原,笼络江湖人氏,党同伐异。

10、奸计频出,党同伐异,自此九天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九天。

【成语接龙】:

党同伐异 → 异曲同工 → 工力悉敌 → 敌不可纵 → 纵横交错 → 错落不齐 → 齐驱并驾

驾鹤西游 → 游必有方 → 方员可施 → 施号发令 → 令人作呕 → 呕心沥血 → 血光之灾

【相关成语】:

“党”字的成语 “同”字的成语 “伐”字的成语 “异”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