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让您方便快捷的查找到四字成语,成语接龙,四字成语大全,成语接龙,成语故事,成语词典,春的成语,龙的成语,花的成语,成语故事大全,成语谜语,八字成语。

明正典刑

【成语意思】: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处以极刑。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
【用法分析】:明正典刑偏正式;作谓语;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。

【成语来源】:宋 吕颐浩《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当明正典刑;如委实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闲退。”
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
【成语结构】:动宾式成语

【使用程度】:生僻成语
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
【成语拼音】: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
【英语翻译】: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 <execute lawfully>

【成语声母】:MZDX

【近似成语】:

刑余之人:余:以后。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。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。

刑期无刑: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。

刑措不用:措:设置,设施。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。形容政治清平。

【成语造句】:

1、朕要把他们押解到咸阳,明正典刑,给天下人一个交代。

2、但是陵上奉旨督造的诸位大臣,竟连龙脉受损、伤及国运的大事也敢欺君不报,实应立即拿问,明正典刑,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。

3、建昌侯方才不是建议将他明正典刑、公示天下么?怎么又不该杀了?

4、其身已伏诛,但其家族长期知情不报,为明正典刑,今日一体处罚。

5、但是一搏之后,卧底的身份就会明诸于众,让岳不群得到明正典刑的理由,更让左大盟主的布置毁于一旦,最终不容于华山嵩山两派。

6、这一口气杀了十几个,不是人心大乱,但是不顾义气,弃同伴而逃,又不能不明正典刑,否则以后就没有威信可言了。

7、罪臣王恭,枉负天恩,不思报效,反图谋逆,今将此僚及其党羽明正典刑,太原王氏夷灭三族,以儆效尤!

8、第二百九十一章明正典刑!第二百九十二章我愿意!第二百九十三章寒炎冰灵凤钗。

9、笔者奉命主持审判日本重要战犯,胥本斯旨,持平处理,除祸首罪魁予以明正典刑外,余犯悉予谕知无罪遣返,庶期正义法律与民族情感兼筹并顾。

10、这种做法是明正典刑,得不偿失。

【成语接龙】:

明正典刑 → → 刑于之化 → → 化整为零 → → 零打碎敲

【相关成语】:

“明”字的成语 “正”字的成语 “典”字的成语 “刑”字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