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意思】: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
【用法分析】:子为父隐作谓语、宾语;指父子间的人情。
【成语来源】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孔子曰:‘吾党之直者异于是。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’”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
【褒贬解析】: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:紧缩式成语
【使用程度】:一般成语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成语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成语拼音】:zǐ wéi fù yǐn
【成语声母】:ZWFY
【成语故事】: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,在叶邑停留时,叶公府中的一只羊跑进孔子的住地,被弟子曾点烧了吃。曾点的儿子曾参把这事报告给孔子,孔子知道曾参处于忠孝两难的地步,于是答应同叶公说,孔子感慨: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
【近似成语】:
隐占身体:隐藏、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。
隐约其辞:隐约:时隐时现;辞:言辞;说话。说话隐隐约约;躲躲闪闪;不明确;不清楚。
隐姓埋名: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。
隐名埋姓:同“隐姓埋名”。
隐恶扬善:隐:隐匿;隐瞒;扬:宣扬。隐蔽别人的坏处;宣扬别人的好处。
【成语造句】:
1、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”,这是孔子认为的“直”。
2、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
3、一个隐讳真实的世界是很可怕的,“子为父隐”的传统要不得。
4、而中国人是子为父隐、父为子隐,直在其中。
5、吾党之直者异于是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
6、孔子在《论语·子路》里提出,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”。
7、小义护亲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亦是美德大义灭亲,杀忤逆之子,族人认可。
8、“亲亲得相首匿”源自《论语·子路》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”。
9、孔子回答,“吾党之直者异于是,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
10、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”,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倡“亲亲相为隐”、“同居相为隐”。
【成语接龙】:
子为父隐 → 隐约其辞 → 辞巧理拙 → 拙嘴笨舌 → 舌锋如火 → 火上弄冰 → 冰销雾散
散阵投巢 → 巢林一枝 → 枝外生枝 → 枝分叶散 → 散阵投巢 → 巢焚原燎 → 燎如观火
火光烛天 → 天高地迥 → 迥乎不同 → 同心僇力 → 力殚财竭 → 竭尽心力 → 力均势敌
敌国外患 → 患难之交 → 交口同声 → 声如洪钟 → 钟灵毓秀 → 秀而不实 → 实心实意
意得志满 → 满腹牢骚 → 骚人雅士 → 士死知己 → 己溺己饥 → 饥驱叩门 → 门衰祚薄
【相关成语】:
带“子”字的成语 | 带“为”字的成语 | 带“父”字的成语 | 带“隐”字的成语 |
---|---|---|---|